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_第135章 商人的重要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 商人的重要性 (第4/4页)

如说高产的杂交水稻他们就培育不出来。一旦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和从海外引进红薯这种农作物,让人们吃饱饭不成问题。”秦宇说道,“不过,以古时候的水平,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倒是可行。”

    “开拓海外市场?”朱元璋惊讶。

    “就是大力发展商业经济,和海外通商。”秦宇道,“古时候大多数都重农抑商,这是最错误的想法。”

    最错误的想法?朱元璋和马皇后沉默起来。

    “华夏自古以来都是农耕经济,导致人们都觉得,商人不生产粮食只是倒买倒卖,对社会没有半点实质作用。古时候的那些思想家,比如孔子,孟子,商鞅等人也是这么认为,受到这些‘圣人’思想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古代帝王,都觉得商人对国家没有用。”

    “不错。”朱元璋听了暗暗点头。

    秦宇这一番话,把古人重农抑商的原因给完全说透了。

    “而且商贾经过合理的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往往比亲自种田多得多。导致很多人心里很不平衡,觉得商贾没有生产粮食反而比生产粮食的农民赚的要多,一点儿也不合理,所以古代统治阶层还经常打击商贾。说什么士农工商,商人最低贱,商人一个个都是低买高卖的狡猾小人。”

    “难道不是这样吗?”马皇后问道,“商人不事生产,与国家何益?”

    他们两个和所有的古人一样,也都是商人无用论的忠实拥护者。所以历史上朱元璋后来才会禁海,才会将沈万三抄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