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73节 (第2/7页)
提议换个吃食更精致的客栈住下,三人当即拍板同意,这就回房收拾东西去了。 等他拿着东西出来,掌柜的把他住过的那间房很快收拾了出来,卫景平以为有人急着入住呢,没想到客栈掌柜却说:“这是案首房,也叫蟾宫,等我挂好了牌子啊,不知道多少人花大价钱来这里住呢。” 蟾宫折桂。字面的意思就是攀折月中桂花,比喻应考得中。 说着他取来笔墨:“‘蟾宫’二字,不知卫公子能给小老儿留下这二字的墨宝?” 卫景平踌躇了,想拒绝,又怕一时生硬落个清高的名声。 “掌柜明晃晃地写上去反倒俗了,”他笑道:“不如在此房门上插一枝新鲜的桂花,应考的或是图个吉利的公子若是来住,先伸手攀折下这桂花,正是‘蟾宫折桂’,岂不是更应景?” 此法新鲜,且雅致,正好迎合了文人士子们的脾性。 掌柜豁然笑道:“这位公子说的法子甚妙。” 说着,他不再为难卫景平,还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送给了卫景川。 卫景川也不矫情,收了红包,赶紧跟着卫景平出了客栈。 走在街上好多人看见他都要多瞧两眼,卫景平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货真价实的秀才公了,这四年的努力,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报,心中溢满了喜悦。 秀才虽然是最底层的士,但在大徽朝已经拥有了不少的特权,就连每年朝廷征发的徭役也可以免了不说,每个月都有银子下发,见了县太爷也有座位等等,在上林县那种文风不兴的地方,秀才是拥有很多的话语权的。 县中出了什么事,县太爷不方便出面的,便要先说服秀才,而平民有什么要和县衙门沟通的,也要找秀才写状子,逢年过节的,谁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