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_138、云哥儿的军队(四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8、云哥儿的军队(四千) (第7/8页)

周战死,为国捐躯么?也不是,史从云相信多数士兵不会去想那些事,而且在争取人心这点上大周其实做得并没有那么好。

    之前在山西烧杀抢掠以致失去民心不说,这次在淮南也出了类似的事。而且和山西那次出奇的相似,当地有些百姓受不了南唐的繁重徭役赋税,在周军进入淮南之后就主动来投降,还表示愿意为大军提供粮草。

    结果当时的周军大将白延遇,赵晁等人不仅不以为意,觉得几个平头老百姓还敢大言不惭的支持我们?他们都多少甲,多少刀剑?

    于是非但不领情不在乎,还放任手下士兵劫掠百姓,淮南许多地方的百姓失望透顶,开始铸墙自守,用纸层层叠起来,造成盔甲,被称为“白甲军”。

    之后官家派出军队去清缴,结果周军还被白甲军击败了!

    这件事是李谷在淮南时私下跟他说的,因为实在太丢人,事情没有传扬开。

    这种情况下,史从云也不相信天下多数士兵心甘情愿为周朝抛头颅洒热血,愿意无条件的为郭荣去死。

    思来想去,最终,他想到了一句话,“耕者有其田”!

    这句话想必是当下农业文明的终极梦想。

    也是汉唐王朝前中期对外战争那么积极主动,那么顺利,士兵参战意愿那么高的原因。

    因为每家都有田,那么保卫国家就等于保护自己的家,将士在外厮杀没有后顾之忧,死了家里子女继承土地安稳生活;立功了发一笔横财,升官加爵改善生活。

    而像如今多数禁军全靠国家养着,听起来似乎很好听,职业军人,可那是因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