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 (第2/4页)
的孩子三岁便会念诗识字,鬼晓得别人是不是笑我们见识短。” 正所谓财不可外漏,用在“才”上也大差不差,城府藏心胸,半桶水响叮当,就识得几个字便似中了秀才,且不知旁人在背后怎么笑。 沈全严肃起来,方氏不敢置喙。 夜里头两个孩子都给躺下了,沈陵跟着三妞睡的,两个孩子睡在里屋,方氏已经有了细微的呼吸声,沈全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年轻的时候跟着教他的账房先生去过金陵城的大户人家,那些少爷们穿着锦袍,真是气派极了,说的都是人话,可他们斯文又高雅,每一个字他好似懂连在一块儿又不懂。那个时候他才十多岁,天下刚太平,才知戏文中所说的高门大户原来是这般。 他们这样的人家,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出一趟远门,守着那一亩三分地,没荒没灾的年岁还好,一旦世道不好,便是安危难保。家里头贫困,他出来见识之后也有了几分心气,给账房先生做小伏低,跟着他身后学了点字,知道如何做账。碰上了个赏识的东家,混出了点样子来。 世世代代也就都是目不识丁,靠着一身蛮力在地里刨食,他们家靠他在县城里做掌柜,一家人在乡下已是富足人家的日子,不缺吃短穿。可读书,却是从来没想过的。那些有钱的乡绅地主供得起,孩子早早便启蒙了,不管有没有功名,只消不是败家子,一辈子便是吃穿不愁。 普通人家却是不成的,供养一个读书人费钱不说,若是没得一点功名,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思及此,沈全便觉对不住铁娃,但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