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悍妻有空间:种田搞钱养首辅_第217章 县试开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7章 县试开锣 (第2/4页)

又出事了。

    这次一举成名的,是朱安安。

    那日黄道吉日,风和日丽,天字码头上,正是贵女们上京待选的日子。这些都是十四五的女孩子,各个都是父母从小到大当眼珠子似的呵护着长大的,自然各种舍不得。

    大家正哭着辞别父母,突然之间,有个贵女就把自己哭晕过去了,顿时码头上就乱成了一片。

    就在大家着急慌忙的去找大夫时,朱安安挺身而出,把自己腰间绦子上的药珠拆了两颗下来,现捣碎了掺入汤药里,一碗下去,那贵女才转危为安。

    不光是震惊了全场,就连奉了皇命,远道而来负责护送的几名内侍,也都看直了眼睛。

    临离开之际,为首的内务府大常侍意味深长地知府:“琼州又出奇木,又出药珠,真是物华天宝之地呀!”

    很快,文、儋两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流行起了搜罗药珠的风气。

    但药珠难得,那些红了眼的囤货商人,就出尽法宝。总体来说,分成两派:采珠派,花重金雇有手艺的蛋民下海捞珠;种珠派,抢占各种滩涂用地,雇珠农种贝为业。

    两派算是各有利弊,下海采珠,危险性极高,稍有不慎就会丧生大海。滩涂种珠贝,极其不稳定,能收成多少,全看老天爷高兴,时间还长,得最少一年才可收贝割珠……

    趁着珍珠好价钱,秦琴趁机让靠海村和海角村,家里还留着有海沙白田的农户把手里的海沙白出了。一时之间,“海沙白产药珠”的消息不胫而走,原本只能卖几文钱的海沙白价格飞涨。不少农民还没开耕,手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