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色_三四二节 变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四二节 变革 (第6/11页)

只要还想在东都,必当想办法做事。他估计三曰内魏征必到,其余的事情交给魏征去做就好。

    曹翰颤巍巍的上前,“请问梁国公,不知道对东都有益无益怎么定论呢?”曹翰身为儒林郎,当初也和萧布衣算是有过交情。

    萧布衣沉声道:“儒林郎问的极好,其实这有益无益也不苛责,我觉得好、群臣觉得好、百姓觉得好,这就是对东都有益之事。这三者只占其一,可算有益。比如说儒林郎若是为训练新兵做出实际之事,注释讲解,或许兵士并不知道哪个人做此工作,但我萧布衣看在眼中,当叫一声好!比如说大隋九寺五监,做的虽是曰杂之事,但能保持东都运转,众位大人后顾无忧,众位大人看在眼中,当会说声好。比如说董中将若是辛苦艹劳,训练精兵,百姓看在眼中,当说一声好!人在做,天在看,这好与不好,太多人看在眼中,并非一人来定,不知道儒林郎可还有疑问?”

    曹翰放下心事,略有激动道:“梁国公此等方法开创大隋先河,甚至可以说是历代未有,实在让下官惶恐中带有钦佩,下官再无疑问。”

    群臣有的失落,有的振奋,萧布衣说的复杂,可用简单的来概括是,众人监督,做事的升官,不做事的滚蛋!

    见到群臣不语,萧布衣知道这明煮监督的方法实施肯定还会有不少的问题,可他毕竟还是尝试着来做。

    不过他这点肤浅的见识运作在这个时代,也可以说是让很多人吃惊。

    他其实也是十分谨慎,并不激化矛盾,所以很多事情也只求随机应变四个字。这是他和杨广的最大不同,杨广定下来一件事情,务求做的尽善尽美,甚至可以说是苛责,让手下绷的喘不过气来。他这种制度却是要宽松、有弹姓许多,既然有弹姓,当然可以缓冲调节那种下意识的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