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歧 (第1/6页)
杨锐不止是与捷利康有默契,在西堡rou联厂的问题上,捷利康基本上就是听杨锐的。他们与西堡rou联厂的唯一关系,就是西捷工厂坐落在西堡rou联厂的土地上,而后者负责西捷工厂的生产和原料提供。 这种类似于代工厂性质的关系,在今天的捷利康看来,完全是不值一提的。如果说,去年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英国捷利康还有些谨慎言行之类的考量,那到了今年,了解和熟悉了中国政策的捷利康,已经将重点全部放在了规模扩大和市场占有率方面,总部和亚洲区总部甚至连利润率都没有提出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西捷工厂的地位已然是一落千丈了。一年以前,它在捷利康中国区,是仅此于天津工厂的生产企业,可到了现在,捷利康在中国区的工厂已有六家,还有六家正在建立,西捷工厂不止是六分之一或者十二分之一的生产企业,它的前景甚至还赶不上提供茄尼醇的地方企业。 弗兰奇当年能够度让3%勺股份给杨锐,也是因为西捷工厂的前景远没有它的红利诱人,而跨国生产到了捷利康的程度,一年几十万美元的红利,还是预期的,根本没有放在他眼里。 相较而言,能够用于全球生产的技术还更重要一些。 其次重要的则是政府间关系,像是西堡rou联厂这种隶属于政府的公用企业,恐怕还比不上马来西亚的某家中型私人企业供货商的价值。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然而,西堡rou联厂的领导们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变化,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沉浸在6年代西堡rou联厂是地方大厂的时代呢,二十年都不能让他们意识到时代的改变,又有几个人能意识到,仅仅一年的时间,自己就在合作伙伴的眼中已然价值大跌了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