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歧 (第3/6页)
开发本身也不一样,后者可以是阳春白雪的,前者却是汗水油泥的。 杨锐摊开手,道:“行不行,也得上阵了才知道。生物技术工厂比较简单,我只要负责指挥。” 和做研究生的时候不一样,杨锐从开始做辅酶Ql0就牵扯到了工厂化的问题,这一年多的时间,他有一半时间是泡在这方面的,也学到了不少的新东西。 应该说,以前的杨锐也没有机会接触工厂化的安装,人家要么就请厂家来做,要么就请有经验的人来说,实验室里的体力活可以交给科研狗,工厂里的技术活却有的是人抢着来。 但在84年,生物工厂还不像是三十年后那般兴旺发达,出售设备的公司倒是有一些,专业的安装公司却不多,想从外面直接找人更难,许多蓝领工人都没有见过这样的设备,几百万的设备也不能交给他们瞎捉摸,所以,正常情况下,新工厂安装都得等人家腾出档期才能做。 捷利康算是比较牛的公司,但技术改造这种事,比直接安装还麻烦,想要设备安装公司积极起来是不太可能的,特别是最重要的总工位置,国内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只能等老外的技术员空闲下来,还愿意被派到中国来,才能排上时间。 有鉴于此,杨锐于脆将这份活计承揽了过来。 当然,他也是没经验的主儿,西捷工厂等于要承受一次练手的痛楚。 弗兰奇等人对此并不在意。且不说杨锐有西捷工厂三分之一的股份,就是没这些股份,杨锐要上手cao作,他们也没什么好反对的,整套技术都是杨锐搞的,虽然具体的设备调试是另一种专业,可有资格说杨锐没资格的人也不多。 郑建明见杨锐说的言之凿凿,弗兰奇带来的翻译也没有表示反对,不由忐忑起来。 捷利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