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 说通了没有 (第3/4页)
重要的是,黄茂踩在了青黄不接的茬口上。 他是趁着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生尚未毕业,自己又年轻的优势,争取到了出国考察的名额,换成84年,未必那么容易。 同样的原因,也让黄茂在实验室里不能尽展其能。 曾经去过美国的黄茂,知道私人实验室的威力,在10万美元的经费的刺激下,黄茂不由自主的问:“你这个实验室,究竟是属于捷利康的,还是属于你的?” “有关系吗?” 黄茂愣了一下,没吭声。 杨锐呵呵一笑,又道:“不管怎么说,眼见为实,您看过再说,如何?” 黄茂默默的点了两下头。实验室对研究员的吸引力,比美女的诱惑还要强烈。 杨锐为了增强吸引力,更是追加道:“我们现在有最好的气相和液相质谱仪,dna测序,纯化等方面的仪器,已经能够完成大部分的基因组学的实验,你来了以后就知道了。” “基因组学?”黄茂觉得这个词有些生僻。 杨锐用英语说了,又将基因组学的观点拿出来卖弄了一番。 这东西到年末才是热点话题,现在却是只有几个人用基因组学这样的词汇。 不过,这也说明黄茂回到中国以后,落后于世界生物技术的发展了。 黄茂自己也意识到了此点,问道:“捷利康能提供外国的书籍和期刊吗?” “有买一些,你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可以现订。” “书也可以?” “当然。” “能订几本?”外国的书籍和期刊都是相当昂贵的,直到21世纪也是如此。一本图文并茂的大部头科研书籍,价格往往超过100美元,许多小一些的项目,光是这项开支就令人头痛。 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