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捡漏 (第5/6页)
分估的大差不离,实际上,只要记了答案出来的学生,估分失误的几率本来就不高。 不过,邵亮的分数却挺讲究的。 差5分读本科,或者说,差5分就得读大专,还是挺让人唏嘘的。 若是一辈子在体制内工作的话,这5分的差距,会让人一辈子都受到困扰。本科生一年定级副科,大专生一年定级科员,三年后为了副科屈膝送礼;本科生五年评讲师,十年评副教授,大专生进大学只能做行政,职称害的比别人慢五年…… 即使邵亮下海经商,他的大学生涯也会因为本科和专科的生活而发生不同。 首先,本科大学和专科大学就是两种存在。本科院校通常有优美的校园,数十年的传承,较好的教学、住宿和生活条件,而大多数的专科院校,却像是一个大中学,仅就校园环境和生活条件而言,一个省的专科院校,大部分的条件还没有本省最好的重点中学好。 而对有志于做社会人的学生来说,读本科的同学,与读专科的同学,能够给予自己的帮助也是截然不同的。 尤其是在80年代,读本科的大学同学,30岁做处长,40岁做厅长,50岁做部长的屡见不鲜。专科同学里能有此成就的,实在寥寥,若是纯粹出于功利的目的,邵亮读大专也会吃亏许多。 而在过去一年里,邵亮的付出却是很不少的。 他的基础极差,本身只有200分刚过的水平,经过一年的学习,达到370分,这100多分,可是不好拿的,即使有杨锐的补习,那也是自己一点一滴的学上来的。 5分之差,实在遗憾。 “就留在河东省怎么样?”杨锐想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