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造大顺天_第318章 马士英的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8章 马士英的崛起 (第1/4页)

    国之大事,唯在戎索。外夷之患,北虏为急。

    在整个大明的版图中,最为关键的地方始终在于九塞,若是九塞尘清,则四隅海燕,天下太平,因此大明朝在长城沿线设九大军事重镇,号称为九塞,而九塞之首则为辽东,号东北之雄藩,实国家之重镇。

    在当时,大明朝对于辽东的认知已经非常深入,也意识到了辽东所带来的巨大威胁,所谓天下安危系于辽野,辽野安,则海内风尘不动;辽野扰,则天下金鼓互鸣。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因为辽东都是平原旷野,一望千里,守之则难为力,弃之则胡虏长驱,再加上地方位于关键之处,因此也不得不让大明朝长期在这里保持重兵集团,白银也自然如同水一般流向辽东。

    关键在于,自从建州崛起之后,大明朝对于辽东的控制能力就不断减弱,到了崇祯年间甚至要退守关内以自保,传统的关宁锦防线已经失去了作用,建州不断通过绕道南略来袭扰大明腹地,从而实现给大明放血的目的。

    这一计略是赤裸裸的阳谋,可是大明朝却始终无法破解。

    时至今日,面对满目疮痍的北地,大明君臣也彻底失去了战胜建州的信心,即便是皇帝在面对建州是战是和方面,也产生了前后起伏不定的变化,也因此导致了陈新甲之死。

    从上至下的心态变化,也就导致了大明朝在面对建虏时的屡屡被动,甚至可以说前面数次建虏入关时,还有许多明军将领会选择尝试主动出击,试图化被动为主动,而这一次大明的将领们不仅不能创造机会,甚至在机会到来时也会主动放弃,他们甚至不再去用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