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3章 (第3/3页)
,来往之间并未伤一人,可见他本无意与朕为敌。现今朕停了通缉,算是放了他一马,想来他若是还有一丝良心,便不会再做对朕不利之事。” “陛下胸襟广博如海,那刺客必会惭愧无地。”焦作赞道。 “行了。”虞炟打断了他的吹捧,又提起了另一件事:“先前朕让你跟楼智平去寻的人选,现在可有了眉目?” “陛下说的,可是堪配襄侯之女?”见虞炟点头,焦作才从怀中取出了一张折起来的绢帛,口中说道: “陛下当日下的口谕,老奴与大农令都不敢怠慢,已然寻到了几个合适的,只是后来定侯被害襄侯入罪,也就没敢再提。” “嗯?都是什么人,说来听听。”虞炟打着呵欠问道。 “按照陛下上次提的条件,老奴与大农令在京中待嫁女中反复筛选,找出了三位小娘子。” 焦作将手中的绢帛展开:“其中家世最好的一位,是前任太中大夫柳申之女柳大娘子,其兄是现任忻州刺史的柳蔚。此女至孝,父死之后在坟前结庐而居三年,以至于误了婚嫁之期,今年已然年满十八,仍未定下夫家。” “忻州刺史柳蔚?”虞炟想起了这个人:“朕记得他,去年丁忧期满,父皇特意召他入宫觐见,为人甚是精明干练。” 他看似只对柳蔚下了评语,但焦作已经听懂了他的话中之意。 刺史虽然只是个六百石的官员,却向来是由帝王信任之人担任,身负着纠察百官之责,更准确地说,是时刻眼睛都要向上看,监察举报的必须是六百石以上的官吏,若是不好意思抓大老虎只拍了苍蝇,便会被处以渎职之罪。 虞炟虽是对墨公子有了改观,甚至于还生出了恻隐之心,但与先帝一脉相承的猜忌之心却永远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