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19节 (第1/6页)
观众们很期待地齐齐鼓掌,掌声绵延不绝,声势远比之前的七个选手都要浩大。 就像是轻拍与海豹式鼓掌的区别。 丛澜在这段时间里已经绕场一周多了,风驰电掣,镜头一度都没跟上。 “不是,怎么就这一节裙摆了?” “摄像师你们行不行,导播切画面啊!” “我澜我澜!” 电视和网络的观众们开始骂导演垃圾,天朝这现场摄像是真的不行,每一次给的镜头诡异就算了,现在连选手的滑速都跟不上,干什么吃的,不如回家种红薯! 与之相比,现场观众要好很多,毕竟他们不看大屏幕,也可以看场下活生生的人。 丛澜小跳了一下找轴心,又在前进的时候顺便转了两圈,甩了甩胳膊,扭了扭上半身。 等打着圈斜斜地插到logo上,她淡定地站着,随即给出了起始姿势,静待《夜莺》的歌声响起。 知情者如江乐心,如其他同样到来的冰迷,以一种笃定、踏实的心态欣赏着这一场短节目。 他们不像是随意或无意间买票来看的人,知道花滑战场上的丛澜有多厉害,对她充满了信心。 也不像是国外不远万里跑来看比赛的人,知道《夜莺》好在哪里,为什么会听得感动。 如果让江乐心这些国人说的话,长笛一出,丛澜就赢了。 他们总是对含有中国元素的曲子抱有独特的情感,故事背景、诞生地、乐器……那是一种特殊的感觉,一听就知道,哦,是我们的。 在首体,在这块土地上,在此处,看着丛澜演绎《夜莺》,有一种别样的满足感。 这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