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第232节 (第1/5页)

    三个跳跃全都完成,于谨放了心,配合着观众们的第三次鼓掌,跳得都快比围栏高了。

    “好!”他用力地鼓掌,落地上又忍不住再鼓了两下,“好!”

    天知道他在赛前压根就没想过丛澜能!

    丛澜也没想过。

    意识到自己的跳跃完成了,丛澜心中瞬间松了一口气,不过接下来的技术动作也很重要,她并未泄力,而是继续认真地伴随着音乐完成了两个旋转。

    只是心情上好了许多,在滑行中也体现了出来。

    noah:“最后一个动作,躬身转,是侧躬身接贝尔曼。看,她的贝尔曼多么漂亮,拉成了水滴的模样。”

    同伴:“她旋转向上仰望,很唯美。”

    noah:“是一只可爱的夜莺,一场来自东方的短节目表演。看她的比赛,我总觉得是在看表演滑,你懂吗?那种行云流水,那种自信满满,没有紧张到要死的‘哎呀我得跳跃了’的突兀提示,她把跳跃放在了节目里,而不是把节目放在了跳跃里。”

    高难度动作总是伴随着失败的可能性,很多选手无法,为了确保跳跃的成功率,只能舍弃其他的东西,比如滑行速度、进入滑出步法。

    至于noah所说的,是每个运动员在跳跃之前表现出来的紧绷、不确定、不安全感,这些会借由他们僵硬的肢体动作告诉现场和屏幕前的大家,“我要跳了”、“我好紧张”,节目的气氛被数次割裂,观众也就不能投入进去。

    丛澜丰富节目细节,增加编排步伐,增加舞蹈动作,就是为了能有更好的表现,让观众能够感受到曲目要表达的情感。

    花雨落下,上千人在呼喊丛澜的名字。

    “lan!”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