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大明湖之会 (第6/10页)
阮元来访,也连忙上前,将他扶起,笑道:“我可早就听说了,这朝廷之中,近年来最出色的后起之秀,便是你这位为官不过五年,就位列京卿的阮学使了。今日一见,阮学使也真是风华正茂啊,看来阮学使以后前途,定当远胜于我才是。我来这里的路上,也听说阮学使正在收集金石,府上还有座积古斋呢。怎么样,阮学使,若是我有空了,可否让我一睹这山东金石之盛?” 阮元连忙答道:“毕大人说笑了,这金石之事,原是毕大人发扬于先,下官不过承继其后罢了。下官到此之前,便听闻毕大人精于金石考校之学,已有关中、中州二部金石志刊行于世。这山东金石之事,下官也正想着,勒成一书,使齐鲁金石,闻于天下。既然毕大人莅临济南,下官想着,此书还需大人主笔才是。” 毕沅也笑道:“阮学使客气了,其实我眼下尚有其他著述之事,只恐金石之事,已无闲暇了。既然阮学使精于山东金石,山东素称山左,那此书我便定个名字,就叫《山左金石志》如何?不过阮学使啊,我自忖毕生所学,最为精博之处,乃是乙部,而非金石。阮学使,你宋辽金元四史,所学如何?” 阮元只好自谦略通一二。毕沅也笑道:“阮学使,其实这宋辽金元四史,士子研读本就不易,司马温公之后,《资治通鉴》可是整整七百年无人再续了。这四部正史,元明二朝修得又过于繁冗,自是误了士人学习。是以我早就发下宏愿,要续修《资治通鉴》,成宋辽金元四朝史事。哈哈,话说回来,这次我来济南,还意外遇到一位史事大家呢,想来一两年内,大事可成了!快去请辛楣先生过来,让先生也见见阮学使。” 别的暂且不论,毕沅说起“辛楣先生”,阮元却是又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