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 (第2/4页)
于剃头的民族,怎么会没有意义? 只是他们的环境,注定了,他们不能蓄一头浓密的大长发。 生活在东北长白山区的游猎民族,以骑射为业,那里的人,和天地挣命,只求活下来,不光没有足够的用水,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没有足够的铁器,没有足够的手艺人…… 风沙满天,汗水淋淋,浑身脏兮兮臭烘烘的,但洗头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剃头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很多人因为剃刀不够好,剃头师傅的手艺不够好,头上流血、留疤。 曾经有人羡慕关内男子的长发披肩,结果骑马的时候前额的流海过长遮挡视线,一头栽下来。 曾经有人因为长头发在骑马奔驰时散乱,白白地任由猎物跑离自己的视线。 老林子里荆棘到处都是,一不注意头发落到上面,那有时间慢慢理顺? 战场上,不管是谁,都有可能因为头发凌乱而失去最关键的一线生机。 平原上的人种田,衣食住行自给自足,打仗不是他们的要务,所以可以忍受,所以他们习惯了,可是关外的人不可以。 前额的头发刮掉,后边的头发梳成辫子。这样即不会遮挡视线,也不会在马上披头散发……在野外宿营时辫子盘起来还可以当枕头。 如此实用性的发型,美观与否自然就不重要了。久而久之变成习俗。 是什么时候,发型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民族的象征了那? 草原上的风确实大,大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决定了,这些游牧民族必然要选择最实用的发型,“髡发”成为主流。 “髡,剃发也。”它就是一个方便舒适的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