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章 (第3/3页)
陆宜年的同桌是过完年再出国,这段时间也没有再来上课。 同桌把自己的英语笔记都留给了陆宜年,还告诉陆宜年如果平时有什么疑惑可以在微信上联系他。 “注意安全。” 这句话不是陆宜年对即将出国的同桌说的,而是后者反过来提醒陆宜年的。 听上去像一个荒谬的黑色笑话。 与其他同学相比同桌大概是唯一愿意同陆宜年交流的人,陆宜年点点头答应下来,听到同桌继续给他支招:“现在老师都挺关注你的,晚修你可以直接拿着作业去老师办公室。” “然后下课你直接回家,这样就碰不上那些人了。” 同桌的性格非常内向,难得能听见他一口气说那么多话。 陆宜年说话很小声,却压抑不住语气里的雀跃:“蒋臻卓也快出国了。” 同桌附和道:“跟我差不多时间,不过我听我爸说他会提早走去适应环境。” 这么一算蒋臻卓能待在学校的时间所剩无几,假如真少了一个这么大的麻烦,陆宜年刷题的效率都能事半功倍。 几个月前在那条小巷的事件给蒋臻卓留下了很大的创伤,酒瓶砸破了蒋臻卓的脑袋,不仅缝了针还伴随着脑震荡后遗症。 这些情况还是陆宜年听别人讨论才知晓的,同桌转述给陆宜年听,说蒋臻卓每天在学校那么威风,出了校门还不是要被社会上的人教育。 听同桌的描述好像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了,蒋臻卓只能自认倒霉,毕竟没人知道当时的肇事者究竟长什么样。 陆宜年想了想,轻声坦言:“那条小巷,其实我也在那里。” 同桌应了声:“我知道,有人已经讲了。说他们在那里揍你,结果自己也被别人揍了,这不是活该是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