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无字空碑(求追读) (第1/6页)
刘恪也是孤儿,但他可能是主动当孤儿的,便感叹了一句: “十五年前,顺平侯一脉家中男丁皆亡于战阵,朕本以为早已绝后,痛心不已,未曾想到还有将军生还,延续血脉!” “此大汉之幸,亦是朕之幸!” 胡吃海塞,充分体现自己能食rou六斤的廉汉升,听到这里,手上动作才慢上了几分,呼出一口长气。 那是他辞官的前一年。 老顺平侯很能打,几个儿子也很能打,在东胡南下追杀时,曾领着汉军打胜了几场。 但那时候汉室南迁,为了寻求本地支持,提拔了不少江南的世家子弟。 这些世家重臣怎么想的呢? 他们觉得,顺平侯都赢好几仗了,这么打不行,影响他们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得使点绊子。 你很能打啊? 能打有个屁用啊! 当官要有势力,要有背景,我们江南大族同气连枝,你谁啊? 老顺平侯是北人,是勋贵,在南方自然没有根基人脉,因而饱受攻讦,无奈退守长江。 为表明死守决心,老顺平侯将家人接到了前线。 但途中不知为何,行踪走漏,遭遇东胡兵马截击。 老顺平侯引兵埋伏,却不想中了声东击西之计,与七名孩儿战死沙场。 如此惨烈,老顺平侯只在临死前大呼“渡江!渡江!渡江!”,没有一句话提及家人。 自此之后,顺平侯一脉,彻底绝后。 廉汉升心中有些难受。 当年老顺平侯饱受朝中世族重臣攻讦,他在外领兵,心里没什么太大触动。 没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