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汴京生活日志 第90节 (第3/9页)
差不多两天就会耗损一斤硝石。 他们买这些硝石花了二十贯,她爹说掌柜的给抹了零,如果零售价不打折,一斤至少要一千两百文,相当于每天制冰的基础费用在六百文左右。 这个成本沈丽姝是满意的,就算每天制冰的成本翻一倍两倍,跟它带来的销售额比起来,她认为也是值得的。 但是非得制成冰去销售,他们要面对的却不仅是制冰成本翻倍的问题,时间和人工成本也不容忽视。 每天三次的频率增加到八九次都未必够用,让水降温结冰平均算一个小时,把水煮干重新获取硝石也需要差不多的时间,这样重复cao作近十次,就算顾客愿意等,时间它也不允许啊。 串都撸完了,冰块还没上,岂不是很尴尬? 一想到那个画面,沈丽姝毫不犹豫放下了她的骄傲。 反正顾客们也不是很在意看不看得见冰块,只要喝起来够冰够过瘾,就是合格的冷饮了,把硝石制冰改成硝石冰镇,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至少顾客们都比老板满意。 而老板只要看到每天的营业额,那点计划失败的不甘,就彻底烟消云散了,还反过来安慰自己,她想象中的制冰术相当于制冰机,而真正做出来的大约是冰箱一样的东西。 就算二十一世纪,也不是人均制冰机的,冰箱它难道就不香吗? 有冰箱还是很香的,不仅营业额提高,就连上班环境都得到了改善,这么一大缸冰水放在后厨,像是台天然空调,小伙伴们可以轮流过来蹭空调。 等天再热起来,他们的宿舍和家里也可以利用上这个天然空调,岂不是美滋滋? 沈丽姝于是放下了最后一点遗憾,专心致志开发新产品,赶在枇杷下市之前,推出了三款杨梅新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