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见面礼 (第3/5页)
厂由原来的劳保用品转型假领子生产,从而开始改变。等到春节前的牛仔服、牛仔裤、喇叭裤、衬衣这些新产品对原产品的彻底更替,校办工厂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仅仅半年时间,校办工厂依靠新产品就彻底脱离了之前的困局,从而焕发了新生。 眼下,校办工厂已经分为两个厂区,老厂区自然就是最初的厂子所在,而新厂区是李大琪在五月劳动节后成立的。 新厂区位于光启公园向南大约三公里处,也就是靠近龙华的区域。这个地方在后世属于市区,可在如今却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相比光启公园向东和向北方向,向南方向许多地方都是一片接着一片的农田,路口还能看见许多年前战争时期的碉堡等建筑。 此外,那边还有个让人避之不及的场所,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铁板新村”,所以如今显得很是萧条。但李大琪依旧选择了此处,一来从距离来算这个地方离市区并不远,短短不到四五公里的距离就能抵达市区核心地带,同时继续向南或者向西就是国道,出入沪海也很便利。 再加上那边的房租几乎是白给,水电等设施也很完善,李大琪考虑了几个地方后最终还是选择在此建立新厂。 这时代还不能买卖地皮,建厂一般只有两个方式。 第一个方式当然是上级部门调拨地皮建厂,这是许多国有企业的做法。可李大琪他们厂子只是半国有半集体的性质,再加上级部门是学校和教育局,都是吃财政饭的非工商业机关单位,哪里有什么地可以调拨的。 李大琪新建厂子采取的是第二种模式,那就是租借。 由厂子在那边区域借了一片地,建了个厂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