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分卷阅读6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2/4页)

    此外,红军还缴获到了压力容器的制造设备,虽然是技术层次较低的小型设备,但有了这个基础,合成氨、工业制氧等等便都有了可能,其潜在的联动效应更是难以估量(比如纯氧顶吹转炉技术的推广普及,可以令普通钢材的产能增加一倍……)……

    而完整接管太原兵工厂则更令胡卫东高兴,虽然阎锡山中原大战失败后太原兵工厂被迫毁掉了大量设备并裁员超过八成,但经过这几年来的恢复,如今已经重新成为国内最大的兵工厂之一,每月能够生产6.5mm口径步枪800枝、7.92mm口径步枪3000枝、捷克式轻机枪600挺、九二式重机枪90挺、一七式75mm山炮40门、一二式75mm山炮200门、75mm野炮150门、重炮24门(105mm口径,原料需要进口。)、迫击炮150门、迫击炮弹8万发、手榴弹30万枚、子弹150万发、炸药123吨。而且阎锡山藉此机会淘汰了原来的一些落后设备,使得太原兵工厂的技术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将太原兵工厂与巩县兵工厂合并后,豫西苏区本就国内领先的军工生产自然更是如虎添翼。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太原兵工厂的弹药大多是日式口径的,抗战开始后随着缴获增加,人民军队装备的日式武器也会越来越多,有了现成的弹药生产线,无疑是很大的便利……

    但对于太原兵工厂生产的那些枪炮,胡卫东实在有些看不上眼,除了一部分生产弹药的设备,其他的都得进行多少不等的改进以转产二四式半自动步枪等新产品,这也导致红八军团直到次年才开始享受到太原兵工厂缴获设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