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6、秘密 (第5/7页)
工作时间不长,可能对有些情况不太掌握,内容有些空,再作进一步的充实吧。” 梁海星收回了那纷乱的思绪,认真地听着黄正刚的讲解,目光不时的望向黄正刚写字台下的两瓶白酒。 黄正刚并没有看出梁海星的心思,仍道:“小伙子你吃过葱吧?” 梁海星不知道黄正刚此时的心思,也就不好回答,微微一笑,心想:虽说不天天吃葱,但从小也是吃葱长大的。 黄正刚微微一笑,道:“写材料就像剥葱,一层层的往里剥,剥到最后,露出葱芯,既条理清晰,重点也突出。” 第一次听到对写作如此浅显易懂的讲解,梁海星心里更加佩服黄正刚,既是一位做事干练的领导,又是一位精通文字写作的行家里手。然而,既使这样一位受自己爱戴的领导,也脱不了世俗的羁绊,也会收他人的礼。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还经常教育自己要远离世俗?是不得己,还是言不由衷。黄正刚办公桌下放着的两瓶白洒,如同苍蝇般在梁海星的眼前飞来飘去,扎眼,恶心。 似乎黄正刚谈兴正浓,继续为梁海星讲解着公文的写作。 “看一篇公文质量高低,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条理清楚,结构清晰,所叙事情明白。应该说现在机关干部的文化程度达到这条标准都没问题。但依我看,检验一篇公文写好坏的主要标准还要看思想性。同样一篇文章,表述着同样一件事情,公文质量的好坏,关键要看它的思想性了。比方,机关上常见的简报,表面看很简单,简报就是简要报道吗?主要内容不外乎:什么时候开了个什么会,传达了什么文件,哪些人员出席了,主要日程,然后重点摘登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