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安民政策 (第4/5页)
开了,人才储备不足,会极大限制发展速度。 伴随着人员急剧增多,卫生管理也极为重要。何杨将卫健委负责人留给孙思邈,在没有聘请(忽悠)到他之前,何杨准备暂时请长安的郎中到村里坐诊,每月一次为村民检查身体。 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村子建设基本饱和后,何杨也不可能一直倒卖后世物资。村子的支柱产业,也必须在春耕后同步发展。 作为穿越初期发展三大利器,即“粗盐提纯、肥皂香水、玻璃制品”何杨电脑里都有技术资料,抛开玻璃制品稍微麻烦点外,粗盐提纯和肥皂制品可以提上日程。相关原材料也在生产,待建筑需求降低后,便可安排生产。 在上面事情安排好后,何杨只需做好技术指导,其后重心,会放在保卫部训练上面,在得到了军事理论加成,对于他们的训练,何杨更是得心应手。 花费大半天,安排好工作,解答完各负责人疑问,何杨让他们按要求开展工作。 于是,当天下午天黑前,第一批安顿在老村流民的名单,便在几位负责人商量下确定下来。 对于首批安顿人员,何杨要求第一批安顿人员,要么身负技术,要么干活特别卖力。 根据统计上来的名单,有300多个家庭,约1500余人符合条件,但因老存容量有限,目前只能安顿大约800人。 在名单公布后,第一批准许迁入的流民自是欣喜万分,但暂时无法搬入的流民也提议,愿意先在老村搭设窝棚,等待何杨慢慢考核。 考虑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