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_第66章 三酸两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三酸两碱 (第1/4页)

    既然在李世民面前,承诺了要解决用羊毛制衣的事情。

    在他走后,何杨打开电脑,查阅起穿越者攻略。

    准备找到能用的技术,再结合现有生产条件,先制取“三酸两碱”中的硫酸、纯碱、烧碱,为后续工业以及羊毛脱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酸两碱中的“三酸”,指的是硫酸、盐酸、硝酸;

    “两碱”指的是烧碱和纯碱(碳酸钠)。

    根据大唐现有条件,最方面制取的便是硫酸。

    在古代硫酸的制造方法,早在唐高宗时期,炼丹家孤刚子在其所著《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中,就记载着“炼石胆取精华法”,并通过绿矾成功制取了硫酸。

    绿矾,也叫青矾。

    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feso4·7h2o),把它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在煅烧过程中,绿矾发生分解,放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其中三氧化硫溶解在水里面,就成了硫酸!

    因为这种硫酸,是绿矾煅烧得到的,因此也被叫做“绿矾油”在18世纪40年代以前,不少地方都采用这种方法,制取硫酸。

    而绿矾在中国古代是一味中药,有很多药典里都有记载,要大量采购也十分简单。

    相对于硫酸制取的简易,烧碱和纯碱的制取,就相对麻烦一点。

    要制作纯碱,结合现有条件。

    索尔维法比较适合在大唐实现,而后续改进的侯氏制碱法,反而还不太适用于没有工业基础的大唐。

    所谓索尔维法,又叫做氨碱法。

    是以食盐(氯化钠)和石灰石(碳酸钙)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取纯碱。

    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