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佑明_第二百三十二章 征倭成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 征倭成功 (第5/5页)


    但大明现在正处于国力上升期,执政者开明而勇于改革,唯事功考成选才,所以能臣名将也处于井喷期。

    吴惟知早就料到倭人不会罢休,而连夜以发双份工钱为由,让朝鲜辅兵通宵挖了壕堑与板屏。

    何况,倭寇诸大名在自己的领地并不是绝对的集权,在他们的下面还有许多半独立的小型大名和豪强,需要他们有足够的武力去弹压,不然这些小型大名和豪强就会直接独立。

    在战国时代重新统一岛津家的岛津贵久就这样评价过他的三个儿子,言岛津义久可识大体、善决断;岛津义弘武勇雄略;岛津岁久运筹帷幄;岛津家久知兵法韬略。

    可倭寇增兵后依旧没能吃掉登陆的明军,还咬崩了门牙,被麻贵率亲军卫也来了个野伏,而损失惨重。

    什么立花道雪、锅岛直茂都是在这时的倭国有名气的。

    因而,即便倭国这段时间所谓能人多,但于全国数万官将中脱颖内卷而出的大明征倭将领,也不是吃素的,可供参考的史上军事战例经验也不是倭人可比的,在倭人看来很高明的战术在大明名将面前很容易看出端倪来。

    所以,吴惟忠等也就没上当。

    俞大猷和陈璘等自然也没上当,在登陆后仍旧按照枢密院方逢时、刘显等名臣老将,预先安排的方略,稳扎稳打,只在萨摩内城附近挖壕堑设板屏,而让岛津义久无法发挥自己的地利优势,最终岛津义久只得撤走了伏兵。

    而戚继光则在平户城与被活捉的有马晴信进行了一番交谈,让他为中间人带信给岛津、大友、龙造寺这三家在九州最大的大名,说大明有意与之谈判,且表示若不谈判,大明就继续增兵,南北对进,彻底征服九州。

    (本章完)枫渡清江的万历佑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