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章 (第2/3页)
次游学,她印象很深刻。因为岷江发源就是接近4千米的山地。直流而下地势骤然缓和,上游本来就夹带泥沙,加上夏季多雨水,和融化的冰雪,水患更加频发。 而齐山也是类似的情况,只是水土流失是因为田地开垦导致的。西南角的山峰就是赵山。连地势也差不多。 笼石也被称为“分水鱼嘴”。至于开山的办法,当时岩石坚硬,于是开出槽线,放火烧岩,再泼冷水。热胀冷缩下,就开出了一个20米的“瓶口.”。想到古代百姓们在生产力和工具落后的情况下,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意志,一点点的完成了这个超出时代的大工程,令后人震撼。 而到这里,没有理由就做不到了。 现在有她用镐子,或许都不需要让民夫辛苦去打槽线。 谷芽把法子说了,此时天色渐晚。只能第二日再商谈。可三人谈兴都很高,当地的官员都寄希望秘境结束,水患消失。可百姓不能不管。 除去冲走的人和房屋,剩下灾民的都只能迁到附近地势较高的山腰,一处荒无人烟的位置。等待水患结束后才能慢慢把人迁移去其他地方。 相比之下,这些调集过来的民夫还有一口饭吃,难怪他们死都不肯走。 谷芽去过齐县,和城里,让她来看就是:“无舍不漏,无墙不倾。”依靠轻功般的敏捷度能够踩着浮枝行走。路上还救了几个在水里求救的灾民,把他们都放到了屋顶上。 她无法御剑,只能沿途留下一些食物。剩下的城郊难民,也是张伞为卧。 谷芽不是圣人,前世修行十年。不说看惯世间百态,也算是修炼出一颗冷硬的心肠来。然而此世她有机遇,能安然看着这发生的一切么? 她将自己看作普通人。不想再做高高在上的仙子。 甚至如果此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