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4 (第2/4页)
多。到现在已经是拉拉杂杂一大堆,赵莺莺这个从来不嫌麻烦的见到了也只有咋舌的。 这纯粹是一个见识问题,上辈子她没机会晓得民间嫁娶的时候女孩子有什么嫁妆。这辈子倒是有机会了,但是大家的嫁妆都是装在红杠箱里头抬走的,她家一没嫁过人二没娶过媳妇,她哪里知道这些事情! “昨天老刘家儿子把蓉姐儿的棉被送来了,这就又可以勾掉一样了。”王氏十分满意地道。 老刘家是太平巷子弹棉花的人家,而嫁出去的姑娘有一个很重要的陪嫁,那就是铺盖。这当然得用新棉花新棉被——当然,也有没有力量的人家置办不起,那就不用说了。 这铺盖也是有说法的,最简的就是一铺一盖,而最隆重的呢,则是八铺八盖。铺盖用的棉花需要用去过籽的棉胎,然后请弹棉花的工匠弹蓬松了做成。这样的棉被轻的是春天盖的五六斤,重的冬天盖的□□斤。 这样算起来,一铺一盖连料带工的应该是七八钱银子才能到手,八铺八盖的也就是六两银子上下了。六两银子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很多女孩子的全副嫁妆也就是这么多。而这样的嫁妆在市井人家看来,也不是过不去。 “棉被送来了,被单和床单就要做起来了。之前我买了几匹布料收在箱子里,有棉布的又有绸缎的,都是红色的,就是为了这个。蓉姐儿,你待会儿来我房里抱走,仔细做好。”王氏心满意足地吩咐。 这些将来小家庭用得上的女红活计,大多数都要女孩子自己动手。倒是听说那些有钱人家大都是针线娘和丫头帮着做,她们这种普通人家的话,也就是做母亲的和做姐妹的偶尔能搭把手,但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