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莺传_分卷阅读12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 (第2/4页)

在家务上倚重两个女儿。

    这时候她才对婆婆方婆子道:“我生蓉姐儿的时候我娘就和我说了,先开花后结果这才是最有福气的,比先有一个淘气小子不知道好到哪里去。现在看果然不错,有蓉姐儿领着家事照顾下面的弟弟meimei,我不知道省了多少是,放下多少心。”

    赵家如今虽然有染坊赚钱,似乎用不着王氏在织绸了。但王氏却不这样认为,一则她赚的钱也不是小钱,一年二三十两,积攒下来将来也是一份家业——她听说那些徽商大户明明已经腰缠万贯,却生活中十分节省,平常是一文不舍一分不用,家业就是这样积少成多出来的。

    另外一个就是王氏已经习惯自己也能赚钱了,这时候就算家里有了赵吉做主心骨,她依旧不肯轻易放下织绸。她不仅没有放下织绸,还打算攒一些钱,再买织机。

    这时候扬州城里有织户,往往有好几架织机,花钱雇佣人来织布。织户出钱,织工出力。好多人家靠着几架织机吃饭,经营得当居然也能小康。王氏倒不觉得自己能做多大——那些做的大就不只是经营上的事情了,往往还有人脉。但是十来架上下的织机也不少了,一年收入也颇丰。

    不过现在也只是计划而已,一架织机二三十两,可不是轻易能攒下来的。

    赵莺莺和赵蓉蓉可不知道王氏背后说这些,姐妹两个这时候在粮米铺子里正按照王氏的吩咐买东西呢。

    “江米二十斤,红豆两斤,绿豆两斤,红枣一包——家里不是有红枣吗?算了,反正红枣放不坏,家里常常要吃的。”赵莺莺不过是照着单子买东西。

    临会账的时候才道:“大姐,绿豆再多买一些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