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85 (第4/4页)
—不过耽误也就耽误三代而已,蓉姐儿嫁过去是做孙媳妇的,还能有多少耽误?” 王氏连忙摆手:“什么科举,不敢想,哪里敢想这种事。” 听说乡里地方,每个村子总要供出一个读书人。不求读多高的功名,至少要个秀才,这样以后村子里有什么事儿,至少能有个能在县衙里说话的人。 人家那是憋的没办法了,供不出一个读书人,那日子实在是太难过。 而没有这种压力的话,只要子孙没有那种天纵之才,王氏是从来没想过让孩子走上科举道路的。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只不过是这条路实在是太难了。 从六七岁起发蒙,一路从童生开始往上考试。经历小三试成为秀才。别看这只是第一关,实际上不知道多少人就是倒在这一关的。读书读了一辈子,连秀才的功名也没有,到老了做老童生的实在不少! 而秀才之后通过府试是举人,这其实也是科举考试中最难的一关——从淘汰率上来说,举人比秀才和进士的淘汰率都要高。 很多人考不上举人,一辈子只做了一个秀才。而人都说‘穷秀才’,这就是说,秀才虽然也是一个功名,却是个没什么用的功名。这个功名不能为家族带来势力,不能为家里带来钱财。甚至因为有了这个功名,很多秀才不能像一般童生那样想别的办法谋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已经放不下身段了。 做了举人就发达了,做了进士更不必说,只不过那是属于极少数人的荣耀。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科举这场战争也一样,甚至更加残酷,只不过杀人不见血而已。相比最后那个熬出头的,更大的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