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9 (第3/4页)
边笑着道:“不至于,何至于!赵三叔不知道我们这个行当里的门道呢!我们这些人必然是要给雇主遮掩的,到时候四桌的菜,盘子里匀一匀,变成五桌也容易,一般看不出来。” 四桌菜便是每桌运出四分之一不到的菜就能变成五桌,这倒真是不难。 赵吉却摇头道:“还是看的出来,到时候背后说不体面。” 崔仁却是摊手:“赵三叔太老实,四桌变五桌算什么,我见过最离谱的一桌变两三桌呢!人家问每盘子菜怎么这样说,那主人家不慌不忙,只说‘这是大酒楼里做的菜,不都是每碟子少少的,你当时乡下堆子菜做的席面呀’!” 赵吉这才大笑,请崔仁上桌一起吃饭。 赵莺莺上桌吃饭,满桌都已经摆上了——看着倒很是不错,她还没有吃过酒席呢! 一般的,一家请吃酒席,不论收不收礼金,懂事的人家都不会带小孩子去。除非那酒席是很亲的亲戚来办,小孩子去了也是添热闹。因为小孩子带去了也是要吃饭吃菜的,原本人是按户数数人头做酒席,不小心就可能让主家为难。 所以,这带小孩子去吃酒席还有一个戏谑的说法,叫做‘背箩筐’。 赵莺莺曾经有没有‘背箩筐’她是不知道的,反正自己有记忆的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也是赵吉和王氏夫妻两个做人讲究。 时下扬州人吃酒席有讲究,庖厨来做,每桌席面必定凑成一个说法,或者五碗八盘,或者六碗六盘,或者十碗十盘,寓意就是事事如意,六六大顺,十全十美这些。整个席面坐下来,荤素冷热甜咸干湿都有,十分精细。 赵家并没有特别抛费地做十碗十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