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清_分卷阅读16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1 (第2/4页)

些公司一看衙门的章程,觉得压力不很大,只用请个秀才教他们识字就成了。至于说教手艺,这个不用衙门逼,他们自己也觉得这很重要,技术工人每个工厂都是宝贝。

    后来发现认字后的工人再学手艺是事半功倍的,那些有些头脑的东家也就办得更起劲了,形成了招工先进学校,学了一年再进厂。当然这样的得跟工厂签十年上的长约,不然,人家不收。

    如此一来,各地工厂十二岁以上在城市的劳工都扫了盲。而且技术工人也不再是靠最原始的那种靠眼睛看,脑子死记不同了。他们会用笔记下,用笔记下来的好处是,随时修正,记得更牢了。老外工程师走了,他们也不会抓瞎。而且这样的技工复制也容易。

    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之后,工商业的发展也是迅速的。这种补贴式办学效果极好,朝廷不用拿出现银来做,只是少收了税。这对朝廷来说,压力不大。虽说当时看不出成效,但是两三年之后,大家就能发现,办学好的公司跟敷衍的公司比,明显兴旺发达了。员工也更有向心力,人家就算用高薪来挖也挖不走。

    这么一宣传,其它家也都开始认真办了。有那更精明的,直接都办了职工小学,技工的孩子都能上学了。原本人家只是想收买人心的,想着我帮你们看孩子了,你们就能更卖力的给我干活。更何况有钱办个私塾,原本也是中国富人显示自己有社会良心的一种方式,从古致今都有。

    这样的事报上咸丰这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