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清_分卷阅读10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5 (第2/4页)

,说他们谁也不怕,就怕赵括。然后当时的赵王就信以为真,忙让赵括去代替廉颇。书里说,赵括不听廉颇的话,贪功冒进,四十多天后,赵括弹尽粮绝,自己战死,部将投降,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五万人,赵国从此衰败下来。

    这就是长平之战,大家看出什么没?如果说廉颇是对的,赵括可是又死守四十多天,秦军还没有弹尽粮绝,赵括弹尽粮绝了!

    虽说青妤不懂军事,但是青妤也知道,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长平兵败首罪赵孝成王也。廉颇的性格在历史上的描述可比赵括多得多。除了著名的‘将相和’,还有‘渑池之会’。

    ‘将相和’不用再说了吧,老头居功自傲瞧不起靠卖嘴皮子的蔺相如,然后被打了脸的事,于是背着柴火去跟人道歉。

    而‘渑池之会’就更简单了,将相和之后,蔺相如跟着赵惠文王去渑池跟秦王开会,原本挺凶险的,赵王就不想去。被人逼着去了还不算,廉颇是留守的。这位老兄跟赵惠文王说,‘你要三十天不回来,我就扶太子上位。’不得不说,赵惠文王没回来就把他‘喀嚓’了,都算是人家气量大,还一路让他做到上卿。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长平之战赵惠文王的儿子孝成王一定要赵括代替廉颇了。廉颇是个自视极高的人,所以老头以守代攻的事,一定不会跟人解释,说不定心里还想的是‘你又不懂,乱参和什么?’所以你们站在孝成王的角度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