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5 (第2/4页)
“从一?” 楚歌不知道怎么, 竟然觉着这短短的两字里, 压抑着无数的感情。 国子监祭酒抚着胸前雪白的长须,注目书案后挺立的人,缓缓道:“只惟君臣大义, 当从一而终……好名字。” 他又翻着手里呈上的墨字, 眼里有几许沉思。 楚歌觉着说不出的古怪, 大着胆子问道:“先生是认识我这伴读?” 国子监祭酒道:“当年在太子东宫里时……也曾见过几面。” 但是想想国子监祭酒刚才初初一见到赵从一时的反应,怎么都不可能是萍水相逢的吧。 这种话楚歌一个字都不信, 但眼前国子监祭酒显然是不会解释给他听得, 楚歌试探着道:“先生不若便让我这伴读也进来, 一同进学?” 国子监祭酒哼了声,没反对, 那就是默认了。 楚歌喜滋滋的招呼赵从一过来,在另一边的书案上又摆了套笔墨纸砚。 系统说:“你嘎哈这么高兴。” 楚歌说:“有人替我分担一下火力总是好的。” 理想有多丰满, 现实就有多骨感, 后来楚歌知道,赵从一不是来给他分担火力的, 是来衬托他是有多么扶不上墙的。 因为国子监祭酒的首肯, 后面来的授课团体们也没有拒绝,赵从一就作为伴读在书房里常驻下来。他说不了话, 于是每次进学时, 被抽出来答题的就是楚歌,便是他绞尽脑汁,十个发问里, 也有五六个是回答不上来的,等到这些被下午布置成了课业,楚歌就更加懵比了。 看一看赵从一又快又好写出来的文章,再看看他自己半天都憋不出来的几个字…… 楚歌叹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