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2.第112章 隆山沦陷 (第2/6页)
也能支撑很长一段时间! 跟邱文德等心腹连夜商议后,钱伯明心里有了底。他先是派遣大批侦骑前往隆山,打探消息;然后命令第一警备旅团的旅团长康和,从第一旅团中抽掉一批军官和老兵,以此为骨架扩军,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重组第二旅团;之后,他又派了好几批信使向南面的大泽郡、西面的广安郡、北面的安庆郡和原山郡告急。 其目的是,请求这四郡派兵封锁边境、提高警惕,防止贼兵流窜。 至于说为什么只安排了这三个方向的,是因为如果贼军在攻下隆山后东进,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郡城武安,然后是太平郡四府之一的东关府。再往东是南北走向的巴延山脉,这道天然的屏障,将太平郡跟更东面的州郡分开,也是沿海跟内陆的分界线,大军难以逾越。 正是这道天堑的隔绝,导致太平郡跟巴延山脉另外一侧的松江郡明明是邻居,却三百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往来。东大洋上的海寇偶尔会侵袭松江,但在这巴延山脉面前也只能止步,让太平郡变成了乾元帝国的绝对内陆腹地。 所以,义军就算攻占了整个太平郡,也是没办法继续往东走的。 在这三项安排完后,钱伯明再度派出信使,以六百里加急的奏报,将夏阳谷一战的始末及相关情报送达了帝都中州。 然而,中州到武安山高水远,就算是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单趟也得三天。若是算上中枢做出决议的时间,再把消息传回来,至少要一周之久,出兵就更不知道何时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