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 第3节 (第7/8页)
面团则是以酒曲发酵,加适量草木灰水中和,色泽微黄,不似一般老面有股酸气,反倒带些小麦酒香。 最后再摆出一小坛炒熟的白芝麻,一小篾筐青翠的细葱花,一小壶豆油。 江满梨系了围兜,又拿一小块浅碧色方帕叠成三角形围了丱发,算算时间还早,便笑吟吟跑去与隔壁羊rou汤饼铺子的阿庄叔两口子说话。 阿庄叔家姓刘,娘子称云婶,二人均是四十来岁的年纪了,待人热情和善。 江满梨活泼爱笑,身段又比这朝代的一般小娘子都窈窕些,昨日买羊汤时就与这二口子多说了些话,定好摊子走时又打了招呼,所以今日人家仍记得她。 两口子此时听闻所言,双双愣了一下。 “小娘子的意思是想赁了我家店里的桌凳去?” 江满梨摇摇头,先道:“云婶、阿庄叔不必客气,日后都是邻居,称我阿梨就好。” 又道:“不是赁,是同用。在我这小摊子上买了吃食的客人,正好可到您家来坐,或许点碗汤杂,或许不点,但凡坐这头吃了的,每四人我便给您两文钱,您自个数着,收摊时一同结算,可好?” 因为一桌正好坐四个。 汤饼铺子家有两套桌凳,江满梨暂买不起桌凳,所以挑摊位的时候除了觉着挨近直通新政坊的三民巷,也有这方面考虑。 想了一宿,定了个能出得起的价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问问。 若是人家不愿也无妨,她备的是油纸袋,食客买了装好,捧着吃就是。看看这象福小市里头,九成的摊子也都是这么干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