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 三哥!我在呢! (第2/4页)
予厚望。称他看待问题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又颇具将风,未来定会成为大周的肱股之臣。 他果然不负重望,两年后以探花之姿,入翰林院成为正七品编修。 而后在新帝登基的五年之内,他先后入吏部、工部、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历练。虽未被委以重任,却还是兢兢业业,与诸位官员同心同德,吏部考核之时也是好评如潮。 直到两年前,审理晋王叛乱一案之时,这位时任刑部山西清吏司郎中的,只是弱冠之年的好人缘陆大人,竟是一改往日沉寂作风,将晋王的党羽及亲信所犯刑科、一言一行,一字不落地成表上奏,为皇帝萧靖禹拔出晋王势力提供了关键证据,可以说是间接要了晋王一家的命。 从那以后,陆云礼便一鸣惊人,平步青云。迅速被委任刑部左侍郎。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晋王叛乱一案,不过是个开始。 短短半年之内,陆云礼便重启刑部积压多年的悬案奇案,并以雷厉风行之姿将其破获。 二十又一岁之时,他已成为大周最年轻的尚书大人,竟能和自己的老师段临一起出入内阁议事。 这种殊荣在大周,可谓空前绝后。 淑太妃本以为这陆三儿少年得志,定会把尾巴翘上天去,却不料他虽然颇有手段,可从未恃宠而骄,不但廉洁奉公,对各位官员和家眷是半点逾越也未曾有过。 每每遇到重大冲突,都能四两拨千斤地解决。 而萧晏之有这么一位多智而近妖的舅哥,她这做母亲的也曾为自己的儿子捏了一把汗。 可转念再想,也幸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