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 (第2/4页)
了,四书五经一下子都会了。” “荒唐!”杨员外斥道,“岂敢妄议圣贤书!” “珠婶子就是这么说的嘛!”杨婉儿又扑过去撒娇,“她说吴轩娶了个男媳妇冲喜,然后就从傻子变成天才了。现在他变好了,肯定会再娶一个——” “等一下。”杨员外突然反应了过来,“你说吴轩以前是一个傻子?” “是啊,但是他现在已经好了。”杨婉儿解释道。怕杨员外介意,她还把孟红珠说的吴轩变成天才的话又说了一遍。 杨员外却没有再理会杨婉儿,而是专心翻找了起来,吴轩,吴二成,还有那个卖豆腐的吴文寿,杨员外终于知道他为什么觉得他们的名字眼熟了。 他想起来了。 崇文十二年夏天,他们刚考过童生不久,吴二成喜得一子,邀了他们去吃满月酒。而那个孩子的名字—— 杨员外手突然一抖,捏住一张纸缓缓抽出来。他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张泛黄的纸,走到书桌旁边,先取了一张上等的白纸铺在桌子上,才把手里的纸放上去。 “爹,这是什么啊?”杨婉儿好奇地凑过来看。 杨员外道:“这是一篇前朝婚书。” 和本朝衙门里的制式婚书不同,前朝的婚书是非常华丽繁复的。书写者会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家族,甚至不同季节的差异,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婚书。 婚书用词极为考究优美,读起来像一首华丽的诗篇。 “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红绳已系,白首永携……” 杨员外逐字逐句地看过去,慢慢回想起了当年的情景。 吴二成儿子的满月宴上,他们一群人喝到兴起,便提议要做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