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第2/4页)
会降低呢?其实这是政府运行的必然。” “就好像朱元璋搞出来锦衣卫监督百官,但是后面的皇帝发现锦衣卫坐大,不太好用,于是搞出了东厂,再之后的皇帝发现东厂也没那么好用,搞出了西厂……” “这么一步一步套娃,就是一个人干活,一个人看着,一个人检查,一个人监督看着和检查的人……行政效率又怎么可能高呢?” “但是监察机构又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疑心病很重的帝王。” “明朝的锦衣卫和东西厂就是非常著名的监察机构,直至今日在影视剧和小说中都是经久不衰的题材。” “一般而言,正统的监察机构主要分为几大块,一是御史,二是地方,三是言官风闻上奏。” “明朝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和六部并列,给予了监察各地和六部的权力。” “都察院的御史分类方法很多,一种是监察中央的,一种是监察地方的,一种是监察实务官员的,一种是监察务虚官员的,其中监察官自己本身就是务虚的官员。” 【已经感受到套娃的威力了】 【这不得搞两三套班子互相监察?】 “其中,地方的监察官还分为在本地进行驻点监察的常驻官员、在辖区巡查的官员、中央派下来巡查的官员。” 【相当于当地纪委、华东南西北中特派办、中央巡视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