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家的六零日常_分卷阅读14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0 (第1/4页)

    从客人那里拉来的。

    而且,客人多了,相处和熟悉了,还能帮着联系联系事儿啥的。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还是跟大哥有关的。

    九零年,城里的建筑工地越来越多,水泥的生产是有限的,很多工地都不能保证每天开工。自家的工地是不愁的,之前囤下的水泥够用的了。

    有一天,大哥在关家庄接待一个外地回来的老乡,以前县里一把手的儿子,哪大哥算是朋友的朋友。现在在某个大城市做局长,回老家看望长辈,跟大哥联系了,大哥做为地主肯定得接待呀。正吃着饭着,小文哥进来敬酒,大家一块喝了两杯。小文哥就知道那人的身份了。回头到另一个房间打招呼的时候,那人正好是个建筑商,跟几个同行正在诉苦,水泥不够用,工地开不了工呢。小文哥就留了个心眼儿。

    回头把大哥叫出来,把这个事儿给大哥一说,大哥就有数儿了。

    送那个朋友走的时候,就跟他提了一嘴,说有个朋友的工地水泥不够用了,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那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他工作的那个城市,最重要的工厂就是水泥厂,正好归他管。当时就给厂里打了电话,打了招呼,挂了电话就给大哥写了一个条子,一万吨水泥。

    大哥拿着这个条子,到了水泥厂,水泥厂又给开了厂里专用的提货票。

    这个提货票只是一种许可证,凭票购物,有票的人才能买到水泥,提货票,多少钱都没有货。

    大哥拿着这个票,直接提回来一万吨水泥,运到马场。

    小文哥这边儿通知那些个建筑商,水泥有货了。那些人直接就到马场提货,水泥都不用落地就直接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