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关家的六零日常_分卷阅读18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0 (第2/4页)

,那边儿动作快的,一周之后,批发门市就开业了。

    比门市开业更早的,是市场大院里面的露天小摊子,因为政府的统一规划,外面不让摆摊了,想卖东西只能到大市场里面。小文哥为了拉人气,那种卖点儿自家园子菜的小商小贩,一天就收两块钱,其实跟免费也差不多了,就是象征性的。就是那些大的批发商贩,刚开始,也没收多少钱,一天二十。就是大场地,不用水不用电的,白收二十块钱,可以了。

    大嫂订下的两家门市也都租出去了,一家是做调料批发的,干了挺多年了,熟门熟路,签了合同,就不用管了。另一家,就麻烦一点,是两个年轻人,刚二十出头儿,小两口儿。刚从农村上来,手里也没什么钱,就一直求大嫂,租金给便宜点,大嫂看小两口确实挺困难,孩子又有上进门,就同意了,一年少收了五千块钱的租金不说,还让他们每三个月一交房租。别人家可都是一年一交的。

    不只是这样,他们做食品批发的,大嫂还跟他们介绍客户,把兴隆镇开小超市的人家都介绍到他们这里来进货。

    小两口对大嫂是感恩戴德了。

    也是他们运气好,刚好就遇到大嫂了。

    忙过了上半年,下半年,又都稳定下来了。人确实不能总这么忙,精神崩得太紧了,对身体也不好。

    纪承也忙,同时开了两个大盘,还有一个商场在建。但是他的忙跟小文哥的忙还不一样,小文哥是小打小闹,一直是亲力亲为,也不出县城。小富既安。纪承不是,他的野心更大。当然,公司也大,员工也足够的多,用不着他像小文哥一样亲力亲为,大老板跟小老板的工作方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