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一百五十四节 东方亮,西方也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节 东方亮,西方也亮 (第2/5页)

大明显然是找不到销路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销售给原来的货主――欧洲人。登瀛洲最近运来的货物中有许多瓷器的样品,本来就准备送到澳门去看看有没有需求。张信在偶然想到了用瓷花瓶装酒的主意,他选择了一只容量大概为600~700ml的花瓶作为包装瓶。这种瓶在库存里少说也有万把只。

    有了酒瓶,还有其他开发项目,现在穿越众手里还没有活性炭,做伏特加显然是没戏的。但是加点香料的蒸馏酒还是做得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香甜酒。理论上,这种酒可以用水果、香料、鲜花,乃至各种带有特殊香气的植物都行。由于可供选择的对象实在太多,张信犹豫不决,便用电报向临高的专业人士请教了。

    “做出口酒用什么香料植物?”这个课题被火速发送到法石碌的桌子上,这个植物专家正带着几个初步表现出对植物学有兴趣的学生,专心致志的给采集到的本地植物制作标本。

    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法石碌的眼镜后面露出了一丝“终于让我等到了”这样的目光。

    “这个嘛,简单,用大黄好了。”

    “开玩笑吧?”接到回电的张信还以为他疯了。大黄是什么东西?吃了拉肚子的泻药,拿这个蒸馏酒出来,就算是恶作剧吧,人吃了一次亏之后还会上第二次当?

    “不开玩笑。”法石碌在回电中做了详细的说明:

    大黄是中医中的常用药物,它的起源是在中国的西北和西南等地,大黄入药可能是西域民族的用药经验,后来流传入内地。作为药物的历史至少有两三千年了。

    自从张骞凿空西域,中国和欧洲的陆地贸易开辟了丝绸之路之后,大黄就由商队经丝绸之路运往西亚与欧洲大陆,骆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