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二十四节 东门市游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节 东门市游记 (第7/8页)

女子。”管事的饶有趣味的插话道。

    “哦?这倒是位奇女子了。”

    “谁说不是!”管事的当新闻一般说,“这位老太太很厉害!做买卖的主意一个胜过一个,您看这店铺,从造房子,选伙计到立店规……全是出自她的手笔。”

    “有机会倒要见上一见。”李洛由说。

    店铺里不设柜台,只有一个个的镶嵌着玻璃的百宝架,上面陈列着各色货物,看得到,摸不着。每件货物旁都标注着一张硬卡纸,上面写着价格,李洛由看了下,一共有三种价格,零售、整件和整批。最后还有一个“量大”,写着“面议”。

    各种货样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仔细看来大多数是日用百货和本地土产。和李洛由的猜测一样:所谓的澳洲货其实就是临高货。合作社大约是以批发为主,

    顾客就在这些百宝架前选货,看中了,女伙计当场开票,顾客拿票到中间的柜台上去付钱,换一张小票,往后走去,不知是何花样?

    “这里的规矩是这样,”管事的为他解释,“前面看样付钱开票,到后面凭票取货。”

    夸克问:“只有货样,取到的货色和货样不合,怎么办?”

    “这个绝不可能。这里的货色最讲究货真价实。”管事的说:“澳洲货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货色的成色完全一样,货样是什么样子,货物就是什么样的。就算有点差别也在毫厘之间。”

    他随后又问了个问题:“这标价里的‘元’是什么?我见收钱似乎不用银子和铜钱。”

    “用得是流通券。”

    听得管事的说了什么是流通券,又看了流通券的实样之后,李洛由陷入了沉思。今天的所见所闻给他的惊奇震撼甚多,但是都比不上流通券这种东西。

    李洛由不是经济学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