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节 教育大讨论 (第3/5页)
穿越者从开始在广东收留孤儿起,就把从土著中培养下一代接班人作为重中之重。目前已经成年的人,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总是已经沾染了本时空的各种习气、思维和生活习惯。再做多少的灌输和洗脑都会留下残余。最佳的方式就是从孩子入手,培养十年、二十年之后的新一代劳动者、军人和行政干部。 这一教育设想将首先惠及穿越集团的所谓“体制内的”儿童。他们有两个来源:为穿越众工作的土著职工的孩子以及从大陆和本地收容来的孤儿。尤其是后者,是他们重点培养的对象――他们身世干净,没有任何家族人情需要照顾和影响。视将他们从苦海中挽救出来的穿越者为父母和神明。 过去的大半年里,穿越集团已经办起了好几种不同体系的教育模式。有在农村推行的夜校;有杜雯搞的农村干部讲习所;有检疫营地搞的扫盲教育;还有行政和军事系统办的所谓军政学校;有卫生部搞的卫生学校;收纳孤儿的国民学校,最后还有一个工能委搞的职业教育“学徒总队”。 这些种类繁多的教育模式,除了讲习所是利用当地的破庙上课之外,几乎没有一个拥有正式的教室的。孩子们一般都是在露天场地接受教育,雨天就宿舍里做作业背书。教学条件太差使得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教育都只能算是扫盲和培训性质,这样下去总非长久之计。 因为名目过多,涉及多头管理,而周洞天对如何印刷课本也感到手足无措――似乎每个人都准备搞自己的一套教科书。执委会决定对所有的教育模式进行统一整理。以便集中资源。 在如何建立教育体系的问题上,和往常一样分成了多个争论的流派。钟利时博士的对这个话题最感兴趣,最先提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