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节 新的紫明楼 (第5/8页)
实地测绘了紫明楼的地形,又在沈范带领下体验了下整个酒楼的“动线”。他发觉紫明楼的占地面积比较有限,所以原来的主人建造的三层的结构――通过增加楼层来增加使用面积。总体看下来紫明楼至少有几个不足之处。一是这里的大门沿街过于热闹,缺少一个让达官贵人安静出入的特殊通道;二是土地利用率不高。前面煞费苦心的造高楼,后面却留出很大一块地建造了传统的院落式建筑,不但浪费面积,而且院子中的一举一动,后楼上打开窗户就能看到,一点私密性也没有,楼侧的披间里烧菜的油烟又大,常常让底层大厅的客人闻到菜味。三是结构不甚合理,人员上下只有一个楼梯,客流较多的时候容易在楼梯上形成拥堵。有时候不免还会让不想碰面的人碰到一起。最后一个问题是紫明楼缺少停车位――也就是让轿子等候的地方。虽然对面的照壁前有空场。可以停放轿子车马,但是在露天等候,轿班佣人苦不堪言。遇到烈日或者暴雨,轿子本身也会变得又热又潮湿。 实用性上紫明楼上下三层,却只有一个厕所。张兴培认为这里最可怕就是厕所,这样豪华的酒楼,厕所居然就设在油烟蒸腾的厨房旁边的一间小瓦房里。就状态来说比起张兴培在临高县城里看到的茅厕要好十倍--但是两个大粪缸和一排蚊蝇乱舞的尿缸让他看了第一眼就赶快跑了出来。 “这厕所你也用得下去?”张兴培问郭逸。 “反正我是不用的。”郭逸说,院子里裴莉秀的闺房后面有一个比较符合现代标准的厕所。 “紫明楼得拆除重建。”张兴培在几天后提出了他的方案。 “可以。”郭逸点点头,“打算怎么办?” 新的设计方案,去除了那个大而无用的后院。张兴培从北宋的“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