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六节 秋赋(三十一) (第5/5页)
斗小斗的弊端,特别制造铁官斗作为标准衡器分发天下各县――不过就本县的现状来看,这个措施并没有产生很久远的作用。 其次是禁止堆尖,当然所谓的踢斛淋尖的把戏也不再延续。 最后是米色,由农委会专门制订一个米色标准,制造样本卡发放到征收人员手中。 “现在已经是十月了。”孙笑表示了担忧,“按照王兆敏的说法,十一月前就得把粮食都准备好才能按时缴纳。这次连着折腾了十几天……眼下又没有熟手,恐怕要来不及了……” “所以要有越南大米么。”邬德说,“应急应急就是这个意思。先拿越南米顶上去,征粮的事情可以办得比较从容。” “明白了。” “大家也不要老盯着越南米,”邬德警告他们,“我们的粮食储备并不宽裕,明年要开发铁矿,移民还在不断进来,这些人都要吃饭穿衣的。雷州的糖季就要结束了。” 而且随着他们大量倾销糖到越南再收购大米,当地的糖价下跌,米价却在上涨。换取比率已经没过去那么优越了。 “具体的征收单位,由德隆经办。” 德隆粮行现在除了在东门市有总行之外,在南宝和博铺都设置了分行,这三处都可以收粮,对粮户们来说非常方便――原本都要到县里来缴。 “另外,我们还打算在县城里开设一家分行。”严茗说。“既然代理了县库,就得和往来户尽量近一点才好。大家办事都方便。” “这样挺好。土著们还是相信县城的权威性。” “另外,我们得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邬德说,“就叫征粮局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吹牛者的临高启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