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节 天地会 (第3/5页)
、抢种抢收和开垦荒地的时候。农场主要依靠百仞公社的派工和军队的“出劳役”,这种派工等于是农忙时期的短工,按日分派工作计算工分。种地水平差劲点关系不大,主要是卖力气。 农庄占据的适宜耕作的沿河荒地不少,但是在临高开荒相当的不容易,此地一年旱雨两季,土地旱季要灌溉,雨季要排水,对水利的要求很高。根据农委会的调研,搞粗放式的开垦效益不大,必需搞精耕细作型的高产田地模式,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把农田基本建设全部到位才能获得高产。这样的开发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给了。我准备把高产田扩大到一千亩。” “一千亩?!”法石禄怀疑的问,“邬徳能答应提供这么多的派工?” 吴南海点点头:“这是执委会的决定,他肯定会优先配备。另外,马委员还答应调一部分工程机械来。” “这太好了!”法石禄说。有了机械,开荒和修筑水利的工作量就少很多了。 “一千亩全部种稻子的话,五十个农工是不够用的。”万里辉说。此人是农家出身,会干农活,大学学得是电子,毕业之后又没干上本行。日子过得不如意,一怒之下拐带了自己兄弟参加了行动。不过到了大明的时空里他学得电子专业更是无用武之地--钟博士说得电子业大发展的事情一直没影。在机械部门混事几个月之后,发觉这样下去自己还是混不出什么名堂,便又回归农业来了。专长是饲养――本来农家孩子最常干的活计就是饲养家畜家禽什么的。现在农庄除了马和驴之外,各种动物就全部都归这兄弟俩饲养了,比叶雨茗时代看书养兔子要强多了。 “农工要再招一批。”吴南海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