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节 生意(二) (第2/5页)
清澈如水,入口如烈火的高度烈酒,由于经过了二次乃至三次蒸馏,各种杂酚的气味几乎完全消失,留下纯正的口感。 和蒸馏器同时运来的还有几百个小型扁酒瓶,酒瓶上已经贴上印刷出来的商标――上面是大汉将军戎装木刻图,下面印着个篆体汉字“国士无双”,下面又用小号简体字标注了一番。商标最下面是:紫诚记荣誉出品。最后商标上居然还有容积标称:250毫升。这个看似多此一举的做法是萧子山提议的:新度量衡、阿拉伯数字的推广要做到“润物细无声”。许多后来成长起来的穿越国的新一代正是从当年各式各样的“穿越货”包装上第一次知道了简体字、阿拉伯数字和度量衡。 酒出来之后,经过几个酒匠品尝,都觉得比市面上的各种土烧要醇厚劲大,但是比起那些最好的白酒也只能算是伯仲之间,算不上特别的香醇。有酒匠惋惜的说有这么好的蒸锅,他可以自己做曲,再找处好水就能做成粤省第一了。郭逸笑而不答――紫诚记的酒的不在酒本身,而是玻璃瓶――郭逸要走得是高利润的礼盒路线。他吩咐人将酒装瓶密封待用――第一批酒数量很少,将用作商号开张时馈赠要人的礼物。 沈范在当地的漆器店里订制了一百多个礼盒,内衬锦缎。每个盒子里装上两瓶酒和两个玻璃小酒杯。这个主意是从本时空的酒礼盒上抄袭来得。在明代绝对算是破天荒的创意了,连沈老掌柜都赞叹不已,说东主真是大手笔。 郭逸却感叹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美,这些漆盒制作之精,装饰之华美,都是他从未见过的――就沈老掌柜说,这还算不上顶级的作品,不过是批量货色而已。 崇祯二年的整个正月,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