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三十一节 辽东人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节 辽东人口 (第2/8页)

手里拿着午夜前刚刚整理打印清楚的最新的窃听报告。十几名土著办事员坐在一间被隔成一小间一小间的屋子里。每间隔间都安装着厚厚的玻璃板和用木棉填充的吸音板。每一名监听员至少懂二种方言:广东白话、琼州话、雷州话、海南军话、客家话、临高话……这一带有人说的方言这里都有人听得懂。他们聚精会神的收听着用各种器材:电脑麦克风、录音机、录音笔……录制下来的声音,然后用铁尖笔蘸着墨水在面前的本子上记录对话的内容。

    这些声音是通过统一采购的十几元的廉价电脑有源音箱播放出来。每个记录室都装着一台,小心翼翼的装在木质保护盒里。

    记录下来的窃听报告被送到文书室,在那里被誊清打印。打印用得是几台沉重的中文打字机。不是他们从旧时空带来的,而是本地仿制的,因为材料不大甚过关,做得比原版还要傻大黑粗。不过在打字速度上土著打字员们很快就证明她们干得比首长强多了。

    出于节省器材寿命的考虑,政治保卫总局只在少数的地方安装了窃听器。尽管安装地点是保密的,但是元老们基本上猜得出来,商馆里肯定有,县衙里也有,县学和茉莉轩里有,县衙对面的小茶馆更是装满了窃听器。而润世堂的东客院也可以随时监听。

    不管是杨世祥也好,住在里面的润世堂贵客们也好,谁也不知道这房子里有他们不知道的夹层和暗道。监听设备只要有需要就随时安装到夹层墙里。

    窃听报告99%都是无用的。有用的材料里涉及民间评论的装订成册之后交给宣传部参考;涉及对基层工作人员抱怨和牵扯腐败官僚现象的交给契卡;涉及一般犯罪的交给国家警察……最后牵涉到“严重状况”的窃听报告交总局侦查处处理。

    即使是很平常的家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