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_第二百二十七节 密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节 密码 (第3/5页)

字上的巨大差异,造成在秘密传送资料上的概念完全不同。中国古代更多的是使用切口和隐语。这种切口隐语张兴培略有所知,基本上是口口相传,和密码根本不是一码事。

    “赶快打电话给罗铎,叫他查中国古代密码资料!”

    “现在是半夜里,半夜打扰人家没公德啊――”张兴培对自己深夜被召见已经很不满了,借题发挥。

    “放心好了,这两脚书橱肯定在社工部办公室里。”林佰光对公德显然不感兴趣,而且他对罗铎的习惯很熟悉――此人的最大爱好就是搞资料,越到晚上他精神越好。

    但是被叫来的罗铎也不能提供更多的料了――现在是半夜,他没法上大图书馆的计算机中心去检索,根据他有限的记忆,张兴培大体知道中国古代的军事密码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是类似江湖“切口”的“隐语”,不过这隐语到底是如何使用的,现在已经查考不清了。

    还有一种则是所谓的“字验”。即把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编成四十个项目,如:“请弓”、“请箭”、“请进军”、“请援兵”等等。然后联络双方约定用一首没有重复字的五言律诗作为“字验”,写属性的时候,将要报告的事情的项目编号,对应该首诗词里的第几字,然后在书信中的某字旁加一极好就可以。这样就算书信落入敌军之手,对方也知道这个办法,只要项目编号的底册没有泄露出来,就算知道是哪一首诗词也没有用处。

    “……但是这种法子主要是用在联络上,如果苟二自用的只是防止泄密的,是不是这种就难说了。”

    “实际上就是以字代意了,有意思,有意思。”张兴培陷入了深思。

    接着罗铎又开始介绍一种戚继光发明的建立在反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