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节 cao纵温度 (第2/8页)
一直很高,不仅是紫明楼。通迅中心需要冰块来对设备进行降温,炸药车间要用冰来降温保证生产安全,食堂要保存食品,卫生部要保存解剖用的尸体…… 穿越集团的冰箱数量实在少得可怜――当初就没人想到过这东西。丰城轮上的冷库离百仞城又远了一点,而且船上的冷库是辅机燃烧宝贵的柴油维持运转的。马千瞩一直期望工能委能搞出比船用冷库更经济的制冷设备来。 工能委已经就这个问题连续开了好几次的会议。他们早就找到了一个相对简单可行又经济的方法来达成马千瞩的要求,那就是粱信提到的煤气冰箱。 所谓煤气冰箱是用煤气加热使浓氨水沸腾,蒸发出来的氨蒸气经过降温使其中的水蒸气冷凝液化,而氨气冷凝成液体氨。然后在蒸发器进口处和氢气混合,由于分压的不同氨从氨液中剧烈地向氢中扩散,使蒸发器温度降低,起到制冷的作用。此后氨气被稀氨水吸收又成为浓氨液,剩下的氢气则返回蒸发器。所以煤气冰箱是通过煤气燃烧加热。使氨、水、氢三种物质在管道内循环而制冷的,制冷温度最低可达负40℃。效率极高。 氨水,在800吨合成氨系统已经开始初步运转的时候已经不成为问题,氢气则是电解食盐制碱流程过程中获取的副产品。 使用这个原理是可以制造出家用冰箱级别的小型冰箱的,按照20世纪的标准来说煤气冰箱技术含量很低。但是在1629年的临高工业体系里,小型化的煤气冰箱制造却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特别是材料和工艺上。比如燃烧头上的耐火陶瓷制造和加工、燃烧器外壳的锌合金压铸件,这一切都不是立等可取就能解决的。再者箱体必须的高效的保温材料也是他们所欠缺的。 既然太精细的做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